Friday 17 November 2017

分享文章:多管齊下 KO壞情緒 @明報 2017/11/18


早前接受訪問的文章今天見報 (@明報 2017/11/18),分享如下:



//瑜伽尋回身體平衡感
吳慧芬(Stephanie)任職記者時,痛症纏身,看了很多醫生,同事建議她學瑜伽,她形容自己胡裏胡塗走去學,結果身體轉好,精神得以鬆弛。
從初接觸,往印度學習,修讀課程到成為導師,Stephanie學瑜伽十一年,她說瑜伽不是為減壓存在,但如果有朋友訴說壓力大,會建議對方一試;她引用印度瑜伽大師艾揚格說的,瑜伽要Calm your brain,「例如靜坐,如果腦不安定下來,做動作沒意思」。
專注呼吸動作 不再慌亂
Stephanie坦言開始時不懂什麼天人合一,透過動作對身體產生好奇,就學下去,去印度接觸瑜伽傳統哲學,發現肢體動作只是很初步,但進入內心要利用身體這個工具。
「講到減壓,我會說現在我更專注做一件事,不會同時煩其他事。以前想很多東西,很易慌亂。」
她說開始練習時講的「現在做瑜伽」,代表身心不再「遊埠」,專注地、按部就班地練習,察覺哪些動作做到,哪些做不到,了解身體,尋回身體平衡感,提升身心健康。
「有同學一樣痛症纏身,上完一堂,當場覺得『鬆了』。那不是因為某一個動作,而是呼吸、動作、大休息的整個過程,若覺得好,要多謝自己。很多人習慣懶惰,將責任推給別人,瑜伽靠自己按身體狀况調整動作深度。」
(Stephanie教團體瑜伽班外,不時舉辦主題體驗課,有興趣者可留意「我的印度學習筆記」yogastephanie.blogspot.hk)//


閱讀全文認識更完整:

多管齊下KO壞情緒

多管齊下 KO壞情緒
2017/11/18

【明報專訊】沒有人想病,但有病時,我們知道積極求醫,相信病向淺中醫。偏偏,對待情緒病,很多人會漠視甚至否定,結果陷於困局,日子過得很苦。

過得自在,活得更好,不能忽略心理健康,過來人「初大人們」接受主流治療以外,輔以其他方法克服問題,專業人士則提供科學方法應對。另類方法純粹輔助性質,治療方法應依據醫生建議。註:以下文章純屬個人經驗分享,不宜盲目跟從,任何治療方案也應跟專業人士詳細討論。

初大人分享

◆個案(1)

催眠放鬆 「走入」情景

第一次因情緒致病,正值黃梅天,很多人病倒,自己也病懨懨,提不起勁,睡得再多也覺不夠,過了一星期吧,情况依舊,還出現心悸和手震,於是去看醫生。

醫生是相熟的,問了一堆問題,得出以下結論:「你沒病,工作緊張而已。」然後開了五天藥給我。

誠然工作時間長,性質令人容易緊張,但自問樂觀、積極,沒料到醫生這樣說,而且藥到「病」除;醫生處方含有鎮靜劑成分,吃得我很鎮定,太鎮定,感覺古怪。當時跟自己說:那麼年輕就要食「丸仔」,這輩子怎麼過?食完藥要重新做人!

信念似乎有效,如是者,過了近十年。第二次復發又是因為工作,人很緊張、焦慮,還失眠、心悸,去見另一個醫生,他給我助眠藥物,藥同時有紓緩焦慮作用,服後火速見效,沉睡到天明。不過這名普通科醫生給我的藥物無法治本。

緊張時刻 手放額頭

朋友是過來人,建議用催眠治療,在對方身上見證過催眠治療奏效,於是滿懷信心去試,完成為期十次的完整療程,情况大為改善。

催眠沒有道具也不神秘,在寧靜、舒服的房間內,治療師先面談再催眠,催眠時,人半躺着,閉上眼放鬆,例如做些呼吸練習,然後按治療師說的,在腦海將其畫面化並「進入」其中,逐步達到潛意識解決問題。其間很清醒,知道自己做什麼。

治療師又教我緊張的時候,將手放在額頭,藉這個動作「指令血上腦」;在家時聽減壓CD,睡前聽催眠CD,跟治療師指示「進入」相關情景與狀態,這些方法都管用。

◆個案(2)

行為療法 聊天「做功課」

這幾年,因為工作、感情、生離死別等,輕則情緒不穩,重則累透但無法入睡,不是因餓而吃,而是明知不吃會死,口渴不止,不斷飲水、上廁所,心裏像有塊大石壓得透不過氣,隨時隨地哭至崩潰……

像人家說的鬼上身吧,我變成自己控制不了亦不認識的另一個我。

臨牀心理學家兼博士斷症,說我不一定見精神科醫生及服食精神科藥物,但食藥將有效紓緩我莫名的心悸、焦慮、驚恐等,而我的情况不必長期服藥。由於抗拒食藥,所以我沒去見精神科,只見這位博士。

寫下負面情緒因由、反應

雖然見面只是聊天,我會形容對話很有系統,能幫人找到問題根源和一些關鍵位——博士不直指問題所在,而是引導我去找答案;見完面,還要做功課,包括寫下負面情緒的因由和反應,找某些人問一些問題等,下次會面再討論,博士也教我如何應對負面情緒帶來的生理反應。

博士說這叫認知行為療法,協助人尋求方法改善現時的心理狀態;治療期間,自問聽話,加上親友和同事支援,療法更見效。

◆個案(3)

精選早餐 均衡營養

在抑鬱和狂躁間徘徊,曾服食精神科藥物,康復後,為了好心情、好生活,凡是對身體無害的方法,都願意試。

蘋果香蕉加水煮蛋

有說瑜伽有助追求平靜的心態,於是學Hatha Yoga,過程中感受到平靜,做完很累,睡得挺好;現在覺得心理有點不平衡就去上課,有什麼動作做到,什麼做不到,之後如何調整,彷彿做完又是一條好漢。

聽聞中醫可靜心,很多人說有效,走去把脈,醫師說我是弦脈,需要調理,有點成效,卻不特別顯著。

有退休醫生朋友建議每天吃營養早餐:兩隻水煮蛋、一個蘋果、一隻蕉,配一杯咖啡或茶。蛋的做法是先煲滾水,水滾後攪拌水,此時落蛋,熄火,不必上蓋,蛋隨水轉,想蛋熟些就讓它留在水中長時間點。早晚再吃一粒一千毫克的維他命C(註:營養師不建議吃過量維多他C),午、晚餐基本上吃什麼都可以,但要適量。

退休醫生的理論是:均衡營養令身體好,身體好情緒自然好。不是什麼古怪食物,依餐單吃,但覺效果不錯。

文:初大人們

圖:受訪者提供

編輯:林信君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家之言:應找醫生定心理學家?

【明報專訊】當情緒影響生活,初大人們各師各法,註冊臨牀心理學家鄒凱詩強調,情緒病者需要尋求專業斷症,以免延誤病情。

簡單來說,服藥與否視乎是什麼病,有多嚴重,支援是否足夠,當事人對食藥的看法及有多努力投入治療;年紀、病徵、家族成員病歷,以及是否復發等亦要考慮,沒專業知識很難下判斷。

建議找精神科醫生斷症

鄒凱詩說精神科醫生和臨牀心理學家均可斷症,「若抗拒食藥,先找臨牀心理;相反,抗拒和陌生人講太多,直接見精神科。為免混亂,還是建議找精神科專科醫生,始終大家比較易分辨誰是醫生。」

香港未有認可臨牀心理學家註冊制度,想先尋求他們意見的話,她說可在香港心理學會網頁找資料,因名單都經過審查。

鄒凱詩指根據科學證據,大部分情緒病以綜合治療效果最好,即服藥和認知行為療法雙管齊下。若是精神分裂(思覺失調)、鬱躁這類,以食藥為主;特殊恐懼症,心理入手較有效。

坊間頗多另類療法,信者是否得救呢?她以癌症為例,病人可練氣功,但只是輔助性質。

「科學方法客觀,排除人為因素。相反,朋友話有效不等於對你有效,萬一沒用,隨時拖延病情,令問題惡化。」她提醒另類治療沒規管,小心受騙。

不過「我信」兩個字曾造就奇蹟對吧?鄒凱詩笑說:「信念像安慰劑,對某些人可能有效,問題是你願意碰運氣嗎?」

抗壓不離3件事

鄒凱詩說抗壓不離三件事:睡得好、食得好、做運動。

她解釋:「問題未到病態,運動對減壓有用,即使去到病態,帶氧運動亦有幫助;均衡飲食這句話永遠無錯,例如食物中的胺基酸對身體、精神有好處。」

如發現負面情緒有惡化迹象, 抗壓三招還有用嗎?她說問題惡化必須正視,並以受傷為例來說明:「你不理傷口,它可能自己好,但處理它,傷口復元得更快,『埋口』靚一點。」

相對很多地方,她認為香港對心理諮詢的接受和認知度偏低,「正向心理幫助個人成長、了解自己、改善性格以至找尋人生意義。就像有人看中醫調理身體,心理都可以調理」。她指臨牀心理是科學證據為基礎的治療,按研究數據給意見,不是亂講,「專業人士有法律責任,對市民更有保障」。

■吃維他命丸 不如食水果

其中一個初大人提及的早餐:兩隻水煮蛋、一個蘋果、一隻蕉,配一杯咖啡或茶,早晚再吃一粒一千毫克的維他命C,是否有助情緒呢?

高級註冊營養師林思為說,成人每日需要的維他命C只是一百毫克,無論一次過食或分開服食,她都不建議每日服食這麼高劑量的維他命C。

「服食過量維他命C可導致腎石,與其食補充劑,不如食青紅椒、番石榴、黑加侖子、士多啤梨等,每日一至兩個橙或奇異果亦足夠。」

香蕉蘋果升糖指數較低

那雞蛋、蘋果和蕉這個組合對情緒有幫助嗎?她認為理論上是對的。

「血糖穩定幫到情緒。香蕉、蘋果是升糖指數比較低的食物,消化較慢,血糖較穩定,加上雞蛋,即是蛋白質和低糖指數的澱粉質一齊食,消化更慢,血糖穩定。」

關於雞蛋的煮法,林思為指水煮、炒、煠或荷包蛋都好,營養差不多,水煮的半熟蛋,蛋白質反而沒那麼好,「要連蛋黃食,蛋黃有鐵質,維他命A、D等,它的營養素對腦很好」。

另外,早餐換作其他食物也有相同效果,「例如兩片麥包夾水浸吞拿魚做三文治,麥包、燕麥、早餐穀物等都是高質素澱粉質,消化慢點。」 她特別強調,理論如此,但不代表對所有人有效。

配茶或咖啡的作用在哪呢?林思為笑說:「提神,令人感覺更好吧。但每日一至兩杯就好,太多影響心跳、手震,睡不着。」

最後,林思為提醒大家,沒有單一營養可以醫好一個病,「少煙酒,做運動,健康飲食要多元化,例如有人不吃油,其實好的油對腦有好處,如Omega-3、深海魚、牛油果、果仁等。」

■瑜伽尋回身體平衡感

吳慧芬(Stephanie)任職記者時,痛症纏身,看了很多醫生,同事建議她學瑜伽,她形容自己胡裏胡塗走去學,結果身體轉好,精神得以鬆弛。

從初接觸,往印度學習,修讀課程到成為導師,Stephanie學瑜伽十一年,她說瑜伽不是為減壓存在,但如果有朋友訴說壓力大,會建議對方一試;她引用印度瑜伽大師艾揚格說的,瑜伽要Calm your brain,「例如靜坐,如果腦不安定下來,做動作沒意思」。

專注呼吸動作 不再慌亂

Stephanie坦言開始時不懂什麼天人合一,透過動作對身體產生好奇,就學下去,去印度接觸瑜伽傳統哲學,發現肢體動作只是很初步,但進入內心要利用身體這個工具。

「講到減壓,我會說現在我更專注做一件事,不會同時煩其他事。以前想很多東西,很易慌亂。」

她說開始練習時講的「現在做瑜伽」,代表身心不再「遊埠」,專注地、按部就班地練習,察覺哪些動作做到,哪些做不到,了解身體,尋回身體平衡感,提升身心健康。

「有同學一樣痛症纏身,上完一堂,當場覺得『鬆了』。那不是因為某一個動作,而是呼吸、動作、大休息的整個過程,若覺得好,要多謝自己。很多人習慣懶惰,將責任推給別人,瑜伽靠自己按身體狀况調整動作深度。」

(Stephanie教團體瑜伽班外,不時舉辦主題體驗課,有興趣者可留意「我的印度學習筆記」yogastephanie.blogspot.hk)

■知多啲

催眠破奇案證人重拾記憶

雖然催眠治療並非香港主流治療,翻查資料,警方曾有御用的催眠專家——調查催眠專家楊志滔協助破案,包括八五年寶馬山雙屍案和九二至九三年的屯門色魔案。

當年楊志滔獲警隊選拔往美國,入讀聯邦調查局的國際調查及法證催眠學院,接受為期三年的調查催眠訓練,成為當時香港唯一考獲國際調查及法證催眠學會院士。之後他多次協助警方查案,嘗試找出疑犯的資料,寶馬山雙屍案和屯門色魔案的證人曾在他催眠下重拾關鍵記憶。

文:袁藹慈

圖: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