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走路.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走路.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13 October 2021

記2020以來,走很多路

 昨日頭痛了半天,決定早一點「休市」,省略晚上慣常坐在電腦前寫寫看看這環節,直接休息上床睡覺。

以睡眠驅散不適,對我來說一直是有效方法。

今早出門時想,也許昨日整天沒踏出家門呼吸街外空氣(和去喝咖啡;P)是頭痛原因!? 

走很多路,是這兩年來慢慢培養出來的新習慣,說是因疫情而來也無不可,保持社交距離,自然也包括減少有機會人多擠迫的坐交通工具(事實上地鐵或巴士上人數也不是很多) ,如果能走路可達的地方就不乘車,而且路上人和車大幅減少(走在路上也見證著城市逐漸復甦),空氣清新很多,習慣很早出門也為避免太熱,但很多時回家路上仍難免汗流浹背。

以往寫過關於走路的文章 (走出光明前路 27July19@Hong Kong Economic Times),談了很多偉人作家大師之於走路的種種,例如讓靈感自然流通、為信念結集群體堅定不移的行動能量等等。

而我,不怎麼宏大有理想,出門就是走路是去吃早餐,大約十五分鐘步程,進食後走的路線比較迀迴時間隨心情而定,並因應當天稍後的日程增減,吃飽後總得散步幫助消化。

如像小時候寫日記純敍事式:六時半起床,天晴,梳洗戴上口罩出門是七時十五分,如常捨電梯而走樓梯七層下樓,選擇沿公園外圍前往吃早餐的地方,是繞了較遠路,但享受走在花草樹木旁,聽各種鳥兒唱歌和覓食。(September 2021)




Monday, 29 July 2019

文章分享:走出光明前路 27July19@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香港經濟日報
C03  |   打書釘  |   By 吳慧芬 2019-07-27


走出光明前路

現代化都市生活給我們很多便利,例如重複乏味的勞動有機器代勞,汽車代步減省腳骨力。

然而,這年仲夏,不少香港人自願扶老攜幼用雙腳走上街頭參與戶外活動,以迎接不一樣的2019年暑假,一幕幕與別不同的香港風景,具體呈現了一行禪師在《怎麼走》分享的行禪之美:「請將你的堅定、自由和平靜一步步印在地球上。」



從前徒步行走是日常生活必需,強健筋骨不過是隨屬的副產品。文明發展,釋放出來的雙腳變得無所事事,缺乏運動,城市人的身體反而容易變差。

走路很簡單,不過是把一隻腳拉起來,擺到另一隻腳前面。通常我們走路時只關注一件事,就是將會去到的另一個地方,但是由開步到抵達之間,我們的心在哪裏、感受如何?趕忙、無聊或疲憊?

走路是心的學問

一行禪師指出「走路是一種重要的佛教禪修方式,可以成為很深刻的心靈修行」。《走路也是一種哲學》的作者Frederic Gros亦斬釘截鐵地說走路不是做運動,「因為當你邁開走路的步伐,身體與心靈也將開始互相對話」。

為前往某處以外,徒步行走可有其明確目標及態度,如上面提及為群體福祉的都市徒步式現身表態。收錄哲學家步行逸事的《走路也是一種哲學》就談到聖雄甘地很早就已經懂得走路的心靈及政治價值。在殖民地時代的印度,為掙脫英國統治,甘地抨擊英國壟斷食鹽採集,並以此作為抗爭切入點,在1930年提出「食鹽長征」,舉辦大型的和平走路行動,一直走到海邊的鹽田。

哲學家的走路哲思

當然,古往今來不少名人政要和哲學家,也曾親身示範「步行」如何豐富他們的身心健康,創作成果以至人生。

尼采在自傳《瞧!這個人》(Ecce Homo)篇章〈為何我的思慮如此周嚴〉作出警告:「盡可能少坐着:不要相信任何不是在遼闊的戶外、在身體自由移動之際形成的念頭-不要相信任何肌肉未曾積極參與的想法。所有偏見都來自僵化的內裏。我再次強調,臀重如鉛、坐着不動是真正違反心智的罪孽。」

為了對抗尖銳可怕的頭痛,除了遠離刺激,尼采以長時間走路來分散注意力,他開始每天獨自走路,有時長達8小時,同時也完成了名著《旅人與他的影子》。1879年9月,他又曾於給友人的信函中說明:「除了少數幾行之外,一切都是在走路時思索出來。然後用筆胡亂寫在6本小筆記簿上。」對尼采而言,走路是創作條件。

至於康德,則認為走路把人從創作中轉移出來,是一種低限度的衞生措施,讓身體在久坐、彎曲、對折之後得以恢復良好狀態。

帶着正念走每步

以純粹走路作為修行手段,究竟是難抑或易?剛開始學步的幼童,最能享受走路單純的樂趣,從步行初體驗中充分領略自主自由,對當下的行動充滿純粹的喜悅,恰如一行禪師推崇備至的行禪。

在《一心走路:步行在佛陀的淨土》裡,一行禪師又鼓勵我們像佛陀一樣走路,在地球上留下堅定與喜悅的印記:「因為當你以正念行走時,便接觸到內心與周遭生活的一切奇迹。這是最好的修行方式,具有不修行的表相。你不用做任何努力,毋須勉強,就只是享受走路,但其中卻有着深刻的意涵。」走路時如何保持正念?在《怎麼走》,他又說明,「正念,就是持續練習深入經驗生活裏的每個時刻,讓意圖與行動取得一致,最終與周遭的人和諧相處。」

回到肉身層次,日常多走路,是簡單便捷有效的健體方法,而且能夠自如地開步行走,亦是健康的明證。《這是一本教你走路治病的書》從治病和延壽談步行,喜愛步行的英女皇抬頭挺胸乾脆俐落的步伐,可作為借鏡以矯正姿勢;愛因斯坦則以走路鍛練意志和身體,七十多歲仍堅持每天從住處步行2公里到辦公室。「人類一旦站起來,他就不會留在原地。」Frederic Gros說。

﹏﹏﹏﹏﹏﹏﹏﹏﹏﹏﹏﹏﹏

《怎麼走》

作者:一行禪師

譯者:張怡沁

出版:大塊文化.2016年8月

定價:160新台幣

...................

《一心走路:步行在佛陀的淨土中》

作者:一行禪師

譯者:賴隆彥、劉漢生

出版:橡樹林.2008年9月

定價:280新台幣

...................

《走路也是一種哲學》

作者:Frederic Gros

譯者:徐麗松

出版:八旗文化.2015年7月

定價:320新台幣

...................

《這是一本教你走路治病的書》

作者:胡建夫

出版:樂果文化.2018年8月

定價:280新台幣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