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7 September 2016

【書香陣】腸道健康 抗壓力強 17September2016 @ 香港經濟日報



腸道健康 抗壓力強

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在二千多年前已說過:「所有疾病始於腸道。」到了今天,我們的飲食變得不健康,吃很多易在腸內腐敗的肉類,吃太少有助於調整腸內環境的酵素食物,令本已容易受情緒影響的腸道,疲憊不堪。

每天生活所受的壓力,會先反應在肚子的狀況,像消化不良、便秘等。如果壓力會讓腸道虛弱,反過來說,腸道健康,抗壓性就會強。因此改變飲食內容,執行各種清潔腸道的方法,讓腸子安定,抗壓性自然更強,這是《清腸美人》作者新谷弘實的心得。這位發明用大腸內視鏡切除瘜肉方式,以取代傳統開腹手術的世界醫學權威認為,了解腸道與身體的關係,是由內而外身心平衡健康美麗正確之途。

好消化與難消化

新谷醫生說我們毋須從頭學習營養學知識,卡路里亦只是數字,「吃下去的東西,到底有多好消化吸收?」才是重點。食物就分好消化和不好消化兩種,排便不順,跟營養價值或熱量無關,而是吃下難消化的食物。別被營養學知識所束縛,應以肚子(腸道)的狀況為基準,養成有助消化的飲食習慣。這不能靠理論,而是自己的親身體驗,若不磨練這種感覺,對身體的判斷力也會愈來愈差,因為,排除肚子裏的垃圾,不只為消除便秘和水腫,也是磨練自己的感受力。

見證過逾35萬名病患的腸子及其飲食習慣之關係,新谷醫生指出,造成腸子負擔的難消化食物,包括肉類、牛奶等動物性食品;經過加工的穀類,如白飯、麵條、意大利粉、烏冬、薄餅、鬆餅及麵包等;加了砂糖的零食、蛋糕;油炸食物及用油很多的料理。

壓力快速反映在肚子

腸道打掃乾淨很重要,若腸道很髒,皮膚就會粗糙,容易過敏、便秘、肩膀痠痛、水腫、頭痛、生理痛、心神不寧、憂鬱,引發各種身心失調的症狀。新谷醫生在美、日行醫四十多年所見,腸道髒污不堪的人,幾乎都有這些身心不適症狀,例如吃抗憂鬱藥物的人,糞便都比較硬而鬆散,而且都會有便秘。

主張以糙米取代白飯作主食外,新谷醫生有以下建議:

1)每日讓腸道休息半天

晚餐(9時前)後,到翌日中午之前,進行約15小時的迷你斷食。斷食並非指滴水不沾,期間可選擇水、當季水果、富新鮮酵素的即搾果菜汁,避免攝取經過加熱調理的食品,因為無論煎炒煮炸,加熱食物要耗用許多消化酵素,腸胃便要不停工作。水果已含豐富酵素,毋須動用體內酵素就能消化,兼可補充維他命、礦物質、食物纖維與植化素(phytochemical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如藍莓中的花青素、番茄和西瓜的茄紅素)等營養,有益於腸道保健。

2)細嚼慢嚥助消化

針對難以實踐上述迷你斷食的上班或外食族,細嚼慢嚥更重要。如此唾液中分泌更多像澱粉酶的酵素,分解米飯中的醣分,並抑制口腔細菌滋生,既助消化兼預防蛀牙和牙周病。大約咀嚼30至50次,重點在嚼成糊狀再吞下,如此腸道愈來愈乾淨,味覺加倍敏感,更想吃些有嚼勁和天然的優質食物。

連結身心的腹部按摩

除了檢討飲食內容和進食習慣,腹部按摩有助連結身心。《1分鐘腸道淨化術》的作者砂澤佚枝認為,每天觸碰腹部,讓你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持續按摩腸道,並記錄飲食內容及排便狀況,就能清楚知道身體發出的信息,這是維護健康不可缺少的自我檢視。

按摩方法是,先躺下仰臥,並以肚臍為中心,距離約3根手指的圓周上6個點,這範圍正好是小腸的位置,猶如鐘面數字的12時、2時、4時、6時、8時及10時。將雙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尖合攏、重疊,以順時針方向仔細地按摩這6個點,吸氣數1至4,按下同時呼氣數1至4,覺得痛或痠的點可多按一次。力度不必太重,少許痛但不至於不舒服即可,記得空腹進行。

作者羅蘋.庫特坎(Dr. Robynne Chutkan)在《身體的問題,腸知道!》同樣分享了她每天必做的腹部按摩,旨在消除脹氣。建議使用2至5磅啞鈴,仰臥,右手舉着啞鈴,把啞鈴放在肚子上,適度施壓。然後,依順時針方向移動,在肚臍四周畫一大圓圈,最好在睡前或早餐前做簡單一兩回。

撰文:
吳慧芬 特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