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愛閱讀並不必然有儲書癮,可同時有這兩種習慣的人不在少數,我,也是此中一員。
然後打從約三、四年前我開始正視自己平日看到喜歡的書便買的習慣(自然也經常巡圖書館找想讀的書以滿足好奇)及帶來的後果,這也跟看了清理雜物令家居更清爽的書籍有直接關係,(例如,值得一讀再讀的《零雜物》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於是便開始了把舊的書捐出或送人,以便騰出空間暫放多點書,說是暫放,因為目前是除非很愛或工作需要留住,不然便借人,延續書的使命盡可能讓它有機會被閱讀。
對於我的書,目前希望它們能有意議地流動,而不是停溜在我家某個角落。
書中的妙趣境界
我爸媽小時候都上過學,在那個年代,當然不算是讀了很多年書那種,印象中上到初中或者小學畢業吧!總之,讀懂的字足夠看完整份報紙,也必定看明白我的學生手冊和成績表上面老師的評語。
在我小時候的生活中,自己和身邊的同學朋友鄰居的爸媽都很忙碌,為口奔馳去上班的爸爸們往往有幾份兼職在身、打理家頭細務的媽媽們也會拿點手作副業以幫補家計,然後我們這些鄰里小孩便在主婦們的作業範圍附近找樂子,有時還嘗試幫忙,記憶中玩過穿膠花、將娃娃的衣服縫在卡紙上等等。
玩之外的上學時間,除了讀課本,讓我最快樂的是在書裡發現了另一個世界,就像每個初嘗閱讀趣味的人一樣對那個世界的著迷一發不可收拾,且看來終此生繼續。
中三讀遍了學校圖書館可以借得到的衛斯理小說,中六的暑假廢寢忘食為了看遍金庸武俠小說(當年有點明有點不明之下已經嘆為觀止!),以致清晨時我媽來開房門驚訝地問我為何能早起,我告訴她我其實未瞓,整晚都在看書而忘了時間(我並不算狂,肯定還有比我更顛的人)。
ok我也讀過愛情小說,但對我來說它們的吸引力絕對及不上神秘的百慕達三角、外星人、考古遺址、埃及金字塔等等等等。(嘻嘻,所以如果你發現稍後坊間有本由我負責將原作者口述錄下來的書時,你會讀到我自稱自小喜愛地理考古,結果讀了歷史系諸如此類。)
為書籍找一好住家
當然我家有書櫃,看書習慣繼續保持而買回來的書籍持續增長,因為量多,安置它們,從在書櫃裡的整齊,發展成在家裡各處,可幸某程度上都算是一種整齊。
打從住進這裡便買下的書櫃設有橫趟玻璃門的,展示了少年時代的我早期的興趣,且已滿座容不下其他新書了,故一眾後來者,就堆疊在床邊,五桶衣櫃上面,還有房間門外的牆邊。關於靠牆而起的書牆,真夠狂的現象,只要有牆壁依靠,按書本大小排好堆疊,我的書籍就可往上延伸,在牆前建起另一道牆,高峰期有四疊幾近及肩的書陣。但在它們不阻路(因為通路只是往我的房間),家人尚未有強烈投訴,我還未醒覺之時,儘管內心某一小角落對於這個場景感到抱歉和無能為力,無奈決心不夠,行動力薄弱,最重要是對擁有書的執著未夠時晨放下,這樣的我,照樣買書,繼續堆牆。
好了,終於,我看清了該是時候面對這堆書了。
真好,發自內在有所感悟時,放眼就會望到四周圍有各種處理方法向我眨眼,除了借出不用還,送人,還有年度捐書義賣,統統可以成全書籍的使命──被閱讀,然後啟發人或逗人哭/笑。
借出去的讀完順道轉手到下一位同好,讓書可繼續被傳閱。我想書籍如果內容好不太破還可讓人讀,就不需要送去回收或堆填區。
於是我便開始了持續數年而至目前仍繼續的捐書送書,我心仍愛而願意放下它們給同樣感興起的朋友手中,去年我在爸爸協助下連續幾個周日拖著放滿待捐書籍的大型旅行箱捐出,喜見曾經呆在我家的書有新出路。
《the audrey hepburn treasures 》 「i'm happy with the next move of my book」
記得去年為了整理和執拾可捐的書,同時也為這創舉寫下七篇關於清理雜物和書籍的筆記,倒像是為過去的嗜好和收藏習慣來一場尋寶遊戲,至於捐了哪些書,我竟沒想到記錄下來,只記得來來回回的數遍大概捐出約200本,今年趁著家裡裝修,再接再厲繼續捐書行動,卻已過了暑假的年度捐書義賣,幸好最近發現另一機構舉行類似,yeah!前天跟妺妺合作將載滿兩個旅行箱的書籍往商場的禮賓部送,願它們為機構增加一些營運款項,知音人找到好書。
捐書感覺像身心排毒,換回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