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托規律的瑜伽練習和調整生活作息時間之福,這些年來我沒太受PMS之苦,並對身體發出的訊息漸漸敏銳多了,只要察覺到有點不適,便知道要慢下步伐,因為休息比茫然地忙碌更為重要。
正因如此,我更想了解這每月困擾,看看現代醫學跟傳統印度養生科學說法的異同。
直至今天,對於為何會出現經前綜合PMS,現代醫學尚未理出一個明確原因。始見於1953年出版的英國醫學報告,自此這醫學詞彙常出現在流行文化中。至於阿育吠陀並不視此為一種病,而是身體失衡的症狀。
直至今天,對於為何會出現經前綜合PMS,現代醫學尚未理出一個明確原因。始見於1953年出版的英國醫學報告,自此這醫學詞彙常出現在流行文化中。至於阿育吠陀並不視此為一種病,而是身體失衡的症狀。
目前對預防PMS的建議,主要是多吃富含維他命B的食物。在一項長達10年、追蹤2,000名婦女的研究發現,常吃豬肉、巴西堅果(富含大量硫胺素)以及蛋和乳製品(富含核黃素)的婦女,較少出現PMS。豬肉食譜,按此。
不過服用補充藥丸,並沒有同樣的效果。同時,複合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麵包,以及穀類食品均含豐富纖維,多吃可以保持血糖平衡,緩解情緒波動和對食物的渴望。而且,這些食品含有大量抗PMS的維化命B、硫胺素和核黃素。穀類食譜,按此。
下一頁:注意8項事 有助緩解PMS症狀